金波《小枕头》
小枕头,胖又胖,
好听的故事里面藏。
小枕头,圆溜溜,
好听的歌儿往外流。
小枕头,你真好,
你听呀听呀睡着了。
简介:《小枕头》这个音乐是奥尔夫幼儿音乐中一首曲调优美、柔和、宁静的一段体歌曲,是属于摇篮曲风格的。小枕头是幼儿每天都要接触到的生活用品,而且小班幼儿很容易感受到小枕头带来的舒适惬意,喜爱自己的小枕头。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集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语言特点
1.语言的形象性
-有形有感,可以突出被描述的物体的形感。
-寥寥几笔,画出人物栩栩如生,让幼儿可哼可唱。
例:好听的故事里面藏。
小枕头舒服得让小孩睡着了,所以好听的故事藏在小枕头了。
2.通俗易懂
-具体的语言表达,把枕头的性质展示给读者,令读者可以看到、可以触摸,描述了枕头的特征。
-适合低幼儿的程度,因没生字,除了溜和藏。
例:小枕头,胖又胖;小枕头,圆溜溜。
2.语言精练
-整首儿歌篇幅短小,共有42字、句式短小、结构严谨工整、易哼易唱。
3. 有摹形
例子:胖又胖、圆溜溜
4. 有摹动态
例子:往外流、睡着了
艺术特点
1.
内容浅白,易于儿童接受理解。
- 巧妙地描写了枕头的特征,使幼儿听后能马上把握基本内容,学哼唱之中,自然体会领悟其中的含义。
例:小枕头,胖又胖;小枕头,圆溜溜;小枕头,你真好。。。。
-寥寥数字,内容朴素,告诉孩子小枕头是又胖又圆又舒服的物品。
2。天机活泼的稚拙美
-稚趣天然。
-包含着浅白的内容、让幼儿能理解的内容,集中地描写小枕头。
-把小枕头儿童化。
例:小枕头,圆溜溜,好听的歌儿往外溜。
3。想象丰富新奇
-幼儿整个生活是透着想象,而这首儿歌不是在写儿童,却通过与儿童最亲近的物品-小枕头,以便于让儿童理解的丰富新奇的想象。
-从例子中,儿童能想象在暖暖的小枕头上入眠可以做甜蜜的美梦,是多么舒服幸福的。
4。童趣盎然
-幼儿天性喜好乐趣,听唱儿歌又具有游戏性。
-这首儿歌内容和表达方式富有强烈的趣味性,充实了幼儿生活,幼儿心理的真实写照,活动期间的童心童真童情童趣必然活现在读者面前。
5。自然和谐的音乐性
-表现在语言的节奏感上,句式6,8
-温柔有节奏的声音所形成的温馨的气氛,让儿童获得满足感,安全感与美的陶冶。
-声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有规律的交替,有鲜明的音乐性。
-在句子中末尾一个字有规律的落音一致,形成押韵(一节一韵:ang,
iu, ao)。
-形式流畅,不拗口
-节奏韵律的前呼后应,使儿歌产生鲜明的节奏感,从而收到特殊的听觉效果。
例:小枕头,胖又胖,
好听的故事里面藏。
小枕头,圆溜溜,
好听的歌儿往外流。
6。歌戏互补
-用富于韵律性的语言来揭示游戏内容,将游戏与儿歌相结合,达到增强作品趣味性与幽默性。
-不同程度的伴随儿童游戏。
例:教师报枕头,随韵律,三字句拍枕头,八字句晃身体,跟随音乐朗诵儿歌。儿童找同伴互相扮演“小枕头”,跟随节奏和旋律朗诵儿歌。教师用夸张的动作提示幼儿有节奏的晃身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