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7 July 2011

《达邦树礼赞》吴岸


笔名:吴岸
原名:丘立基
其它笔名:叶藜(lJ)、叶草
祖籍:广东澄海人                         
生日:1937年7月24日
出生地:砂劳越古晋
- 初中入学华校即参加了反殖民主义的罢课运动。
-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版了七部诗集、四部文集、一部诗选、三部翻译、一部散文集、两部历史著作以及一些音像制品。


达邦树礼赞


你是山顶上,一棵高大的达邦。
在拂晓时第一个,

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你那参天的绿叶,

吮吸着宇宙的灵气,
蜜蜂在你的怀抱里,酿制百花的芬芳。

那一天,我来到山下把你眺望,
只见你一身洁白,沐浴在晨曦里,
像一个银色的巨人。

有一年炎热的七月,
正是农人烧芭的季节,
熊熊的烈火,把山坡烧成一片焦黑,
我站在新辟的芭场上向你眺望,
只见你岿然不动,
屹立在滚滚的浓烟中,
像一个古铜色的巨人。

半夜里我从梦中惊醒,
耳边犹如听到轰隆一声巨响,
我连忙起身,
向山顶辽望。

啊!
美丽的达邦树啊!
你已经倒下了,
消逝在黎明前最深邃的黑暗中。



从此山顶上,
再也看不到巍峨的达邦,
你已化为沃土滋育着漫山的稻秧。
每当夕阳西下,
彩云片片的时候,
我抬头远眺,
仿佛又见到了你,
含笑地陶醉在晚霞中,
像一个金色的巨人。


段落大意

第一层次

第一节到第二节
描写达邦树的外貌及其生长的地方,也带出达邦树的作用及贡献。

第二层次

第三节
描写达邦树招到野火烧毁前的形象。

第三层次

第四节到第五节
描写了坚韧的达邦树最终还是经不起外来的侵袭而倒下。

第四层次

第六节
虽然达邦树已消失,但它顽强的生命力却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层次 

你是山顶上, 一棵高大的达邦。
在拂晓时第一个,
  • 天将拂晓时是一天之中最为昏暗的时刻。吴岸在这一句中说了达邦树是第一个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 所谓“迎接”,便是“迎”着曙光的到来,把光明“接”过来。达邦树为了把光明接来,把光明带给大家,自己甘心留守在黑暗中,情愿等待在孤独的漆黑。

你那参天的绿叶,吮吸着宇宙的灵气,
蜜蜂在你的怀抱里,酿制百花的芬芳。
  • 达邦树能够第一个迎接黎明的曙光,是因为达邦树的高大。吴岸把达邦树的绿叶形容成参天的,把达邦树吮吸的灵气说成是宇宙的。它有高大气魄,所以蜜蜂才会依靠它,在它身上筑巢,酿制“百花的芬芳”。

那一天,我来到山下把你眺望,
只见你一身洁白,沐浴在晨曦里,
像一个银色的巨人。
  • 吴岸不再重墨渲染达邦树的壮大,而是让达邦树化身为银色的巨人。这银色的巨人洒脱地沐浴在早晨的阳光中,一身透出的是洁白的闪亮。
  • 达邦树这个时候从高大威武的形象,转而幻化为高洁、纯净、一 尘不染。给人一种潇洒而又脱俗,离尘又高尚的感觉。

第二层次 

有一年炎热的七月,
正是农人烧芭的季节,
  • 烧芭是在赤道一带常见的一种现象,目的是为了易于农耕。
  • 然而这烧芭对自然界是无益的。

熊熊的烈火, 把山坡烧成一片焦黑,
  • 达邦树身为山林的一员,烧芭这个活动对它也是一种毁灭的灾难,

我站在新辟的芭场上向你眺望,
只见你岿然不倒,
  • 达邦树是一动也不动。面对痛苦,达邦树是何等的坚强。
屹立在滚滚的浓烟中,
  • “屹立”这两个字的读音,两个去声的结合,带出的意境是多么地坚决、肯定。在滚滚浓烟、熊熊烈火中,达邦树依然不言败,坚定的意念支撑着它的树身,支撑着它的精神。
像一个古铜色的巨人。
  • 这把火没毁了达邦树,反而替它炼出古铜的色泽。

第三层次 

半夜里我从梦中惊醒,
耳边又听到轰隆一声巨响,
我连忙起身,
向山上辽望。
  • 达邦树再怎么坚强,也只能是最后倒下。
  • 这不是达邦树没有坚定的意念,而是它的身躯已经无法负荷外界的伤害。它能够最后倒下,已经是胜利者。
  • 在我们心中,它是伟大的。它的伟大在我们眼里成了一个巨人。

啊!
美丽的达邦树啊!
你已经倒下了,
消逝在黎明前最深邃的黑暗中,
  • 吴岸用“深邃”来形容漆黑。“深邃”是深不可测的意思。深不可测即是未知,而黑暗则常被喻为邪恶。
  • 达邦树就算有意念坚定,坚决不肯倒下,然而邪恶力量的不断打击,达邦树只能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此山顶上,
再也看不到巍峨的达邦,
你已化为沃土滋育着漫山的稻秧。
  • 达邦树的倾倒,消失了达邦树的形态,然而却不曾磨灭达邦树的精神。
  • 达邦树的精神就是“英雄”。所谓英雄就是能够舍己为人。
  • 达邦树的身躯虽然毁了, 然而它的身躯却化为养分,滋育满山遍野的稻秧。
第四层次 

每当夕阳西下,
彩云片片的时候,
我抬头远眺,
仿佛又见到了你,
含笑地陶醉在晚霞中,
像一个金色的巨人。
  • 达邦树虽已逝去,然而精神犹存。
  • 它含笑着,没有为它的身躯不复存在而感到忧伤。
  • 虽然它不再耸立山林,然而他却活在爱它的人心中……


课文表解 
第一节至第二节
  • 借达邦树能散发一身洁白的光芒,表达了人们在顺境中应像达邦树那样拥有纯洁善良的心灵及高尚的品格,受人爱戴。
第三节至第四节
  • 借达邦树在熊熊烈火中依然坚毅直立的精神,喻出人们在困境中像达邦树看齐,拥有不屈的战斗精神,不轻言放弃。
第五节至第六节
  • 对达邦树坚强不拔及献身的精神表敬意


艺术特色

1.主题明确
§  围绕达邦树无私的伟大精神和顽强的斗争意志加以赞颂。
2.形象的塑造生动
邦树在不同的时间,被塑造成三种不同的艺术形象,
            例如:            早晨 - 像银色的巨人
                                    正午 - 像古铜色的巨人
                                    傍晚 - 像金色的巨人
3.语言清晰
§  全文以通俗流畅的口语叙写,自然清晰。
4.语言精练
§  遣词用字凝练,用语精确老练,无一字一语是赘言。
5.感情真挚
§  以第二人称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亲切感人。
6.层次分明
§  以不同的层面(黎明、正午、傍晚)描写达邦树的不同形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7.表达手法 
§  咏物诗
§  以第二人称手法展开诗歌
§  采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诗句自由
§  音乐美
§  以时间的顺序来描写达邦树的三种不同的形象
§  主题健康

1 comment: